“我手里的银圆到底值多少钱?”这个问题似乎一直困扰着家里有银圆的朋友。虽然现在网络发达,咱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到各种丰富的信息,然而这些信息鱼龙混杂,经常令人眼花缭乱。甚至这些信息让人们对银圆的实际价值产生了错误的认识,有人觉得银圆不值钱,有人觉得值天价。
今天店里来了一位客人,说自己想要几枚银圆给孩子分,最好便宜,而且东西好。自己家里本来有7枚袁大头,但给三个孩子分就不够了,就想着再收两个凑一凑,正好一人给三个。
当听到一枚袁大头基本在一千几的时候,客人表现得很惊讶,问道“这么贵啊?我记得以前有人想要我家里的银圆,一个给八百,在当时就已经是非常高了,但我想留给孩子就没给。现在这也没过多久,居然涨这么多。前几天我在网店上看也有几百一个的,就是担心不太好,才到店里直接看的。”
看来这位大哥对银圆行情的认知还停留在几年前,但今时不同往日,特别是去年,袁大头的市场价值有了较为明显的上升,早已不是当年的它。至于这位老哥提到的网上看到一枚才几百,那么根本不用怀疑,这种银圆基本就是假的,它只能算是一个工艺品,最多值点银子价。你甚至能看到他会说保真,但他口中的保真却仅仅是指原料是纯银而已。
试想,现在一枚袁大头的市场行情已经在一千多了,如果有人说只要几百能能给你,那么这样的物品怎么可能是真正到代的老银圆?仿得好点的可能会用纯银,差一些的还会混合入更多的铜或其他的合金。
收藏银圆贪图便宜没有用,最重要的方面在于收藏的东西是真品。当然,对于银圆价值的认识也该与时俱进。
有人以为银圆只是几百而已,也有人觉得自己手里的祖传银圆价值不菲。遇到不少人,拿着普通的一枚银圆自以为是稀世珍宝。他们总觉得,银圆放了那么多年,从问世到现在有的已经上百年了,应该也算得上是古董了吧。特别是现在不少人因为自己对银圆平时见得少,就误以为这东西很稀罕。
实际上像人们比较熟悉的袁大头、孙小头之类,都是当年老百姓们生活中的主要流通币。这些民国时候的主币需要在全国范围广泛流通使用,它们的铸造量自然是非常庞大的,即使流传到现在,家里有几个也根本不足为奇。
再有就是有人受到某些虚假拍卖的不良引导,本来只是普品,听到对方把自己手里的东西说得价值连城,顿时心动不已,殊不知自己将要掉入人家设好的圈套里面。如果你因为期待拍卖成功后得到的巨大收益,而给了一笔所谓的各种前期费用,那么十有八九这笔钱打水漂了,人家就是利用人们的贪婪心理去谋财。
所以说,我们对手里的银圆应该有一个比较客观理性的认识。不贪图捡漏,也不轻易相信普品拍出天价的鬼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