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核心:时代的变化,其实最能干出到的,就是我们普通老百姓
正文:
科技的力量,到底有多强?
在很多人眼中,科技或许就是听说,但是当真正运用的时候,超出你的想象!
最近,我在所在的城市,山西太原,做出租车的时候,就问了一下师傅:咱们现在一天的租金是多少钱呢?
对于一个常常做出租车的人,非常喜欢和出租车师傅聊天,因为他们知道很多有趣的故事,天天和各行各业接触,有很多的谈资。
但是,今天的师傅的回答则表示:不确定,在大数据!
我的天,你敢相信,这是一个50多岁的老司机师傅说出来的话?
仔细一问才知道,现在师傅们,每天的租金是根据,运管部最近几天的大数据来收取的,现在每天的租金,基本是在120-150左右。
如果最近几天,大家跑的都不错,那么租金就会高一点,如果说最近,比较萧条,那么就是120多。
看看,这就是大数据的力量。
作为一个在太原,生活多年的人。其实对于太原的出租车,亲眼见证了他们的起起落落,早在10年前,也就是出租车作为主流出行工具,还没有所谓的网约车和滴滴补贴的时候。
出租车玩命跑一天,基本上纯收入在400~500块钱左右,也就是意味着一个月,卯足压力,月收入过万基本上不是什么大问题。
在当时赶上楼价行情比较好一些,跑个几年交个首付,买个房子不成问题。
当时的出租车,被称之为是生金蛋的金饽饽,据说一个出租车,在当年的成交价格是在70多万左右。
就是说花70多万,你就有一个一个月能挣1万多块钱,下金蛋的工具你说好不好?
当时就得去杭州的时候,同样的时间节点,杭州出租车的价格也就卖个80万左右。
不过当时杭州出租车,师傅们的收入也在8000左右。
后来各种滴滴易车网约补贴,各种竞争对手开始补贴烧钱的时候,最早是利用出租车司机们进行宣传,记得当时刚上车的时候,出租车师傅们可以拿双份补贴,也就是乘客交10快钱,平台也给你补10块钱。
他们唯一需要做的,就是在上车的时候,打开流量,告诉乘客师傅,用软件学会下单之后就完成任务,当时做的好的一个月两三万不成问题。
但是俗话说的好,互联网的烧钱补贴就是提前透支了你几十年的钱,你当年互联网补贴给你的钱最后通通吐了出去。
后来在补贴大战结束之后,无数的网约车进入市场之后。师傅们的收入大幅度下降,最后赶上疫情,租金一降再降。
记得当时补贴还没开始的时候,一天的租金最高是230块钱。
而赶上疫情基本上都不能出门的时候,据说有3~4个月是不要租金,也就是说你跑多少钱全是自己赚的,但是就这样也没多少人,去跑出租车和网约车
到现在为止,商业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,在各种补贴政策以及所谓的新平台,如雨后春笋运动员冒出来的时候,出租车依然是作为最坚定的存在,作为城市建设包括展现太原风貌的,主要群体之余,一直认为出租车经受起了考验,到现在为止租金已经降到了原来的一半,表面看上去挺好,但实际上如果没有所谓的收入下降,租金也不可能降这么快。
毕竟所谓市场就是在于你定的价格能执行下去,一定是有市场大环境作为基础的。
而作为当时一个出租车司机只用跑一个班,也就是一天工作5~6个小时左右,就可以赚五六千的时代已经结束了,就现在为止,他们一天得跑12~14个小时,才可能挣原来一样的工钱。
所以用大数据调节,更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存在科技的同时,也不禁感慨为什么时间越活越长,但人们的收入反而下降了呢?
所以说不见让人感慨,生活处处充满机会,但是也会总是让人觉得不是每一条道路,都是直接上升到底的,总有盘旋曲折,而未来说不定有更好的科技能够帮大家创收
对未来充满希望,积极努力迎接属于我们城市的第2次发展与繁荣。
完